三院赴武漢醫(yī)療隊隊員來信之二

發(fā)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fā)布日期:2020-01-27
1月26日,中山三院所在的廣東援助武漢醫(yī)療隊準備接手漢口人民醫(yī)院的兩個病區(qū)。
?
今天,我們第一批出征的醫(yī)務人員包括:曾參加過援疆、抗擊非典、抗震救災的呼吸內科周宇麒副主任醫(yī)師,參加過抗擊非典的院感科副科長何達秋,參加過援藏的呼吸內科馮定云主治醫(yī)師,參加過抗擊非典、抗震救災病房工作的感染科護士長鄭小燕,參加過抗震救災病房工作的感染科護士長鄭麗花和檢驗科業(yè)務骨干周文營主管技師。目前,他們已經(jīng)進入到隔離病房開展工作。

?第一批隊員抵達武漢市漢口醫(yī)院

上午九點,進入醫(yī)院前,醫(yī)療隊員們留下上下班途中所需必備物品外,將所帶物資上交統(tǒng)一調配,并把出發(fā)前中山三院給隊員們準備的隨身攜帶的個人防護愛心藥包內藥品盡數(shù)捐出,隊長周宇麒代表醫(yī)療隊送上了全隊攜帶的唯一一個電子體溫計。


外科重癥監(jiān)護室SICU護士張曉玲日記

被鬧鈴吵醒,一看手機7:20,大年初一,今天應該是上白班。有點恍惚,因為我已在武漢了。提前備的利是,還沒有派發(fā)呢。

起床拉開窗簾,有點霧雨朦朧美,街上除了偶爾飛馳的轎車,并沒有人。

9:10吃早餐,是泡面,在我們老家也是要吃面的,是雞湯掛面。80多歲的外婆和阿姨媽媽會早早備好。

周隊早早地去和廣東省醫(yī)療隊的其他隊長們去開會了,商討行程和接下來的工作。而護長帶領我們清點帶來的醫(yī)療物資并進行匯總以方便接下來的工作。并成立了后勤組,為解決大家的衣食住行做好保障。

13:30吃午餐。遇到酒店阿姨,我向打掃阿姨詢問這飯有無方法加熱,結果讓我驚訝的是阿姨哭了。她說:聽你這么說,阿姨心里好難受啊,今天是大年初一,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從廣東來幫助我們,你和我的孩子一樣大,你的父母多心疼??!

我很過意不去,因為剛剛抵達武漢七個小時,我說我們還沒有開始做什么呢,阿姨,來武漢也是我們該做的。都會好起來的。

最后吃上溫的飯,是阿姨用塑膠袋把我和海秀的飯包起來,然后泡在洗臉池里再澆上燒開的熱水。泡多一會,阿姨說。臨出房門前一直問我們還有沒有別的需要,有需要盡管提,其實在物資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我們哪有什么再多的特殊需求,但仍覺得心里很暖。飯是什么味道已然不重要。想到武漢的百姓和那些奮戰(zhàn)在一線的武漢醫(yī)務人員,她們的內心該有多么的渴望支援,心頭一酸,如鯁在喉。

14:30繼續(xù)學習和培訓,學習標準防護,這是們進入武漢疫區(qū)中心的最后一堂課也是貫穿我們支援武漢工作的始終。一直到23:00多,隊友們在感染科護長和陳教授的指導下,一個個練習,一個個過關,彼此互相監(jiān)督共同學習,像是在上學時的實操演練課,只不過等待我們的明天不是演練是“真實戰(zhàn)場”。

待我回來洗漱時,會議室還有同伴在練習,深知,多練習一次多熟練一次,我們的風險就會小一分。

回來和同事聊了會,還有朋友給我做心理輔導,估計是怕我明天到醫(yī)院看到病人心里難受,告訴我要及時疏解。

1:04,排班表已經(jīng)出來,明日我是夜班,要開始正式進入工作,內心復雜,但有聲音告訴我不要多想。

測完體溫,報告完畢。手機一直在振動,但迷迷糊糊就想睡了,我的手機從未像這兩天這樣有這么多未讀消息,大家莫牽掛,今日的我一切安好……?
?
中山三院醫(yī)療隊員開會商討有關事宜

上戰(zhàn)場前最后培訓,確保人人過關
?

PICU護士長段孟歧日記

晚上7點余,領隊與院感專家們先到我們支援的對口醫(yī)院武漢漢口醫(yī)院進行初步對接。其余的隊員們均在會議室練習穿脫防護服,我們時刻準備著,以最好的狀態(tài)。

這是一所二甲醫(yī)院,目前我們需要在其由外科病房改建的臨時隔離病房內開展工作。病區(qū)的防護用品有限,醫(yī)院目前在崗的工作人力較匱乏。

我們接收到信息馬上展開行動,領隊、后勤保障、護理組等都分別召開會議。醫(yī)療方面由周宇麒隊長率隊,與其他醫(yī)院積極協(xié)商,排出了醫(yī)生團隊的班表。支援的醫(yī)生6個小時一換班。擺在護理人員面前的形勢更為嚴峻些,護理人員隊伍龐大,需要進行處理的工作事務繁瑣,順利開展工作并保證人員休息,是頭等大事。鄭小燕、鄭麗花、楊彧等幾位護長與來自不同醫(yī)院的護理人員討論至凌晨1點多。我們派出鄭小燕、鄭麗花兩位護長承擔第一個班次的護理工作。她們都曾經(jīng)歷抗擊非典、抗震救災病房的工作,可以為我們后面的班次營造更適合的工作環(huán)境。楊彧護長帶張曉玲、李詩羿兩位ICU的護士接棒夜班,我與董婉秋護士守住明天一早。上床補眠幾個小時,早上將我們隊員手中的物資進行收集統(tǒng)計并統(tǒng)一交到省隊調配。我院帶來的電子體溫計成了院感督查同事們手中最有力的武器??粗麄兪殖煮w溫槍挨個的為大家探測體溫,會心一笑。我們三院檢驗科的幾位同事成了省隊后勤物資管理的有力幫手。

我們派出的第一批需要趕赴醫(yī)院對接的同事,陣容強大。周宇麒呼吸科教授曾參與援疆、非典、抗震救災,何達秋是醫(yī)院院感辦副科長曾參與非典戰(zhàn)役、馮定云醫(yī)生援過藏、感染科護長鄭小燕參與過非典、抗爭救災病房、感染科護長鄭麗花參與過抗震救災病房工作、周文營檢驗技師是醫(yī)院檢驗科的業(yè)務骨干,幾個人已經(jīng)飛速做好自身防護上了前往醫(yī)院的車輛。我們還在酒店鎮(zhèn)守的同志們趕緊磨練技術,繼續(xù)進行穿脫防護服的練習。通過三院人的努力,我們還聯(lián)系到了社會愛心人士的捐贈,大批防護服、口罩等的捐贈正在溝通協(xié)調中。

來吧,我們迎戰(zhàn)。哪管你吹什么風,我們心中自有乾坤。哪管你水深火熱,我們自有無限勇氣與對策。



PICU護士張楊日記

今天,我的第一批戰(zhàn)友已經(jīng)出征,隊長周宇麒主任帶隊抵達醫(yī)院開展工作,對接醫(yī)院為武漢漢口醫(yī)院。武漢溫度3℃,要想廣州正是繁花錦簇的氣候呢。

媽媽小心翼翼的打來電話說,沒有打擾你工作吧,很冷呢,注意保暖哦。天知道,防護服不透氣,穿上一小時能捂出一身汗,怎么會冷呢。正如我們熱烈的激情,萬眾一心。緊張,急迫,心里揪著一股積極向上的勁兒,想拼,想搏,想要扼住疫情的喉嚨,為患者帶去些許希望。

即使昨天的培訓到了晚十二點左右,剩余的備戰(zhàn)隊員們,今天仍然都在抓緊時間練習防護服穿脫,這是我們的防護武器,準備磨刀上陣。住宿的酒店窗外一眼望去,除了急救車和運送物資的車,依舊是沒有行人,沒有車輛。交通告示牌顯示屏上偌大的“中國加油,武漢平安”一直在翹首以盼,為這座城市祈禱,祝福。

先生說,“不用擔心,孩子已經(jīng)出院了。潘莉姐姐(我們科室醫(yī)生)已經(jīng)囑咐了我,怎么給孩子做居家護理。我可以的,老婆加油?!备兄x我的后備軍們,給我力量。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感謝先生的呵護,讓我在風雨中做個大人,在陽光下做個孩子。

手機微信一條條信息一直在跳出,醫(yī)療隊的部署工作正在火熱進行中。明天我的隊友,也是我同科室的領導段孟岐護長,師姐董婉秋,他們將步入支援一線。心情很復雜,親愛的戰(zhàn)友啊,愿我們不辱使命,平安歸來!



內科ICU護士胡吉祥日記

1月25日
“爸,這次疫情很嚴重!我得去武漢支援了。”除夕夜,同事邀請我去她家吃年夜飯,為我此次援助武漢餞行,我給我爸打了這樣一通電話。以往,不管我做什么決定,家里基本都會義無反顧地支持我。這次也不例外,電話里沉默了一會,說到,”你自己做好防護就好,小心!”已經(jīng)有三年沒有陪家人過年了,今年春節(jié)我原本打算回家陪陪父母,然而安排好的假期又因為武漢冠狀病毒肺炎取消了。

武漢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讓我的家鄉(xiāng)湖北陷于困境之中,所以當?shù)弥錆h需要支援的時候,我沒有考慮更多,就毅然決定報名這次的支援行動。有幸能得到這個名額,中山三院僅有的23個名額,下午兩點多接到通知,半個多小時就沒有了,我們科室還有好多小伙伴都沒能報上名,說要是有第二批、第三批一定再爭取,真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接到通知除夕夜要奔赴災區(qū),戎院長為我們送行致辭的時候,眼中一直含著眼淚,就像家長送孩子出行一樣,很是不舍。

收拾好行囊和心情,臨行前也收到了很多朋友及同事的關心和祝福,我的心也慢慢變得火熱。武漢這次的劫難,肯定很快就會過去,畢竟社會各界都很關心這邊的情況,也有很多機構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沒有大家,哪有小家!爸爸媽媽,請原諒我不能陪在你們身邊,還讓您們操心,我在這里一定會照顧好自己和同行的小伙伴們,您們放心,我有空也會隨時報平安的。您們也在疫區(qū)之內,一定要小心,保護好自己。我會平安回家,明年一定陪您們過年!

1月26日
剛剛結束一輪的練習,汗水浸濕了我的衣服。

來武漢的第二天,我們已經(jīng)有同事進入漢口人民醫(yī)院,開始真正的救援工作。醫(yī)療隊的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天還沒有排到我值班,我們幾個小伙伴一起自發(fā)反復練習穿脫防護裝備,畢竟只有先保護好自己,才能幫助更多的患者。一次穿脫防護服就要花上半個多小時,每次大家都全身大汗淋淋,更別說要穿著防護服進行6個小時的醫(yī)療護理工作,完全可以媲美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我想每次堅持完4個小時的工作,都會虛脫吧!

但我們三院醫(yī)療隊的23個小伙伴,沒有一人退縮,每個人都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周宇麒主任是我們的隊長,每天組織會議,安排工作,囑咐大家一定要小心謹慎,強調我們一個也不能少,23人來,就要23人回,事無巨細,非常關心大家。這兩天休息很少,您也要注意身體。還有檢驗科的三位醫(yī)生周文營、潘順文、張宏斌,這兩天成為后勤小組,盡力保障我們的衣食住行,什么臟活累活都搶著干,很貼心的幾位哥哥。段孟岐,兒科ICU的護士長,相當有經(jīng)驗,每天給我們鼓舞士氣,給了我很大的安全感。張楊,我的湖北老鄉(xiāng),她的小孩才不到1歲,她也請命前來支援,讓我很敬佩。朱海秀,內科ICU的同事,同時也是我們23人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她是97年的,很有勇氣與愛心的一個小姑娘,我在她這個年齡可能都做不了這個決定..……

我們這一群人里面有太多太多有擔當?shù)娜耍屛覀円黄鹆髦?,共同面對疫情,?zhàn)勝它,一起笑著,手拉著手回到廣州,中山三院,我們的家。


左一為胡吉祥


他們是帶著全院的愛出發(fā)的

除夕,是人們與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貼春聯(lián)、吃年夜飯、看春晚……當大家沉浸在新年的喜慶中時,我們的很多醫(yī)護人員,正在請戰(zhàn)奔赴前線。從下午發(fā)出緊急招募通知,不到半個小時時間,報名人數(shù)已經(jīng)爆滿,第一批赴漢醫(yī)療隊隊員緊急收拾行囊,當天晚上奔赴武漢,支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救治工作。

護理部周琪琳老師細心地查了下武漢的天氣預報,1~5℃,雨夾雪,“長期在南方生活的同事,一定會覺得很冷吧?”她不禁擔心道?!巴砩暇鸵霭l(fā)了,時間緊迫,他們一定來不及去商場購置保暖用品,現(xiàn)在去幫他們買些保暖內衣,肯定用得上?!笔虏灰诉t,琪琳馬上趕往最近的商場。到了商場已經(jīng)是五點多了,今天是除夕夜,很多商場都已經(jīng)準備關門了,直奔保暖衣柜臺,接連轉戰(zhàn)了兩個商場四個柜臺,商場的銷售人員聽說是給赴漢醫(yī)療隊準備保暖衣物,特意延長下班時間去倉庫拿貨,趕在出發(fā)前為每個隊員備好保暖內衣。忙碌了一下午,錯過年夜飯的琪琳終于松一口氣:“比起去前線的戰(zhàn)友們,我做的這些太微不足道了?!?/span>



醫(yī)院為每一位出發(fā)的隊員準備供個人防護使用的愛心藥包

周宇麒教授,三院支援武漢抗擊肺炎組長,下午在珠海中山五院會診,六點多才從珠海回廣州,但時間緊、任務重,家都沒有回,直接就來到醫(yī)院集合,家人默默把行李送到醫(yī)院。

ICU的朱海秀護士剛畢業(yè)半年,也義無反饋的加入到醫(yī)療隊。

他們和你我一樣,都是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兒子、女兒,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家要照顧,但疫情就是命令、現(xiàn)場就是戰(zhàn)場,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zhàn)爭,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踐行的親友、領導、同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珍重,戰(zhàn)友們,等待你們凱旋歸來!




?
來源:黨委宣傳科、中山三院援助武漢醫(yī)療隊
編輯:葉張翔
初審:甄曉洲
審核:周晉安
審定發(fā)布:丘國新 ?戎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