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科研】Aging Cell:探索長壽家族的腸道菌群及代謝物特征
腸道菌群在長壽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與長壽相關的腸道微生物組和代謝組特征及機制尚不明確。
近日,中山三院腦病中心神經內科陸正齊教授團隊聯合中山大學陸勇軍教授團隊、中山六院宮俊麗團隊在2022年影響因子/JCR分區(qū)Q1,細胞生物學1區(qū)雜志Aging Cell(IF:11.005)上發(fā)表了題為“Identification of fecal microbiome signatures associated with familial longevity and candidate metabolites for healthy aging”的論文。中山三院腦病中心神經內科陸正齊教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陸勇軍教授為文章共同通訊作者;課題組成員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結直腸外科宮俊麗助理研究員、中山三院腦病中心神經內科劉三鑫醫(yī)師、神經內科王施思研究實習員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納入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的人群155人,其中長壽家族人群43人,普通人群112人,每組均分為長壽老人(≥90 歲)、老年人(75-89 歲)、年輕老年人(60-74 歲)和中青年(≤59 歲)人群。研究通過16S rRNA基因測序和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兩組人群的代謝物和微生物組特征。
研究揭示了長壽家族隊列的長壽個體擁有不同于普通人群的微生物組。研究發(fā)現與年齡呈正相關的候選代謝物蒎烷血栓素 A2 (PTA2) 的水平在長壽家族個體及其年輕后代中始終高于普通人群。此外,功能分析顯示 PTA2 增強了小膠質細胞吞噬β-淀粉樣蛋白40(Aβ40)的效率并增強了抗炎表型,表明 PTA2 對宿主健康具有保護作用,由此推斷,PTA2可能為腸道微生物組在長壽機制中的干預靶點之一。


腸道菌群相關分析
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到來,伴隨居民壽命延長而出現的,是癡呆癥人群的不斷擴大。腦病中心團隊前期已對癡呆癥的診斷干預開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研究中,陸正齊教授團隊從其長期關注的腸道微生物研究入手,通過與生命科學、結直腸外科等基礎、臨床多學科開展合作,嘗試揭秘長壽“奧秘”,從而為未來相關抗癡呆藥物的研發(fā)提供證據與基礎,助力實現“健康長壽”愿景。
文章鏈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132117/